10月4日,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現(xiàn)場,屏幕上顯示獎項得主蒙吉·巴文迪(左)、路易斯·布魯斯(中)和阿列克謝·葉基莫夫的照片。新華社發(fā)(魏學超 攝)
10月4日,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現(xiàn)場,屏幕上顯示獎項得主蒙吉·巴文迪(左)、路易斯·布魯斯(中)和阿列克謝·葉基莫夫的照片。新華社發(fā)(魏學超 攝)
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宣布,將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蒙吉·巴文迪、路易斯·布魯斯和阿列克謝·葉基莫夫,以表彰他們在發(fā)現(xiàn)和合成量子點方面所作出的貢獻。
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漢斯·埃勒格倫當天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。他說,今年獲化學獎的研究成果為納米技術(shù)“播下了重要的種子”。
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當日發(fā)表的新聞公報中說,量子點是一類非常小的納米尺度顆粒。人們在理論上早就知道,在納米顆粒中會出現(xiàn)與尺寸相關的量子效應,但在過去難以制造出納米顆粒的時候,很少有人相信相關理論能應用于實踐。今年的獲獎者們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(fā)明和改進了制造量子點的技術(shù)。如今,量子點“照亮了”基于QLED(量子點發(fā)光二極管)技術(shù)的計算機顯示器和電視屏幕,它們還為一些LED(發(fā)光二極管)燈的光線增添了細微差別,生物化學家和醫(yī)生也在使用它們來繪制生物組織圖。
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約翰·奧奎斯特在公報中說:“量子點具有許多令人著迷且不尋常的特性。重要的是,它們根據(jù)大小而具有不同的顏色。”
公報說,量子點正在為人類帶來許多福祉。研究人員相信,未來它們可以用于柔性電子產(chǎn)品、微型傳感器、更薄的太陽能電池和加密量子通信等領域。
據(jù)介紹,巴文迪1961年出生于法國,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;布魯斯1943年出生于美國,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;葉基莫夫1945年出生于蘇聯(lián),是美國納米晶體技術(shù)公司的前首席科學家。
巴文迪當天在接受電話連線采訪時表示,他對獲獎感到意外,“完全出乎意料”,為此感到榮幸。
三名獲獎者將平分1100萬瑞典克朗(約合100萬美元)獎金。